農產品期貨的影響因素,
農產品期貨價格是農產品生產、流通和消費的重要參考指標。因此,國內外期貨市場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十分重要。國內期貨市場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國內、國際、天氣、政治以及供求關系等幾個方面。
一、國內市場供求狀況
1、國內市場供求狀況:在市場經濟條件下,農產品的供求關系直接決定著農產品價格的高低,而農產品價格則反過來影響著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。
2、國家政策:國家對農業(yè)及農產品市場的調控政策;
對市場運行環(huán)境、商品供求狀況(如國家宏觀調控措施)和期貨市場運行情況等有關宏觀因素的綜合分析,從而影響到期貨價格。
3、國內生產狀況:國內農業(yè)生產結構的調整與變化、勞動力投入情況、種植面積變化及糧食供求變化等都會影響期貨市場價格的波動幅度。
4、國內經濟發(fā)展狀況:經濟發(fā)展水平越高,國民經濟運行就越平穩(wěn),期貨價格波動幅度就越小。
二、天氣變化
一般來講,氣溫的變化會影響到生產,比如春播、夏收、秋收等等。
一般來說農產品價格在一定時期內總是同天氣的變化有一定的聯系。
例如當全球范圍出現干旱后,會對小麥、玉米等農作物產量產生較大影響,從而對國際期貨市場構成壓力或造成價格波動。
從國內來看,由于受國家宏觀調控及政府相關部門政策法規(guī)的影響,在一定時期內價格波動較大。
例如在2003年初南方“非典”時期,由于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氣溫偏低、降水偏少、光照不足、旱情嚴重和部分地區(qū)發(fā)生了禽流感病毒感染事件等因素導致價格一度上漲。
三、國際影響
國際因素主要包括國際市場的供求關系,以及國際上其他國家對農產品進出口的政策等。
國際市場供求關系影響農產品價格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:一是全球產量變動;二是全球庫存消費比,即商品供應量與需求量的比例;三是期貨市場價格,包括期貨交易所交割價格和期貨市場交易價格。
在國內市場,由于各大農產品產區(qū)之間的地理位置、氣候條件、生產成本、種植面積等差異較大,各地對農產品期貨交易的需求程度和交易量都有較大差別,這就決定了國內期貨交易所不可能形成全國統(tǒng)一的市場。
在國際市場,由于世界各國之間經濟發(fā)展水平不同,各主要國家對農產品進出口政策不同,導致了世界各國對農產品期貨價格走勢產生了巨大影響。
在國外其他國家(地區(qū))進行農產品期貨交易時,由于受到這些國家(地區(qū))政府的干預和保護,以及各國農產品進出口政策、法規(guī)、關稅的調整等方面因素影響,這些國家(地區(qū))對其他國家(地區(qū))的相關交易所(如ICE期貨交易所等)進行投機交易時也會影響到他們所選擇交易的合約價格。
四、政治因素
政治因素是指:國內政治變動對農產品市場價格的影響。
國際農產品市場通常被認為是一個“有組織的體系”,因此其價格波動會受到國際政治的影響。國際期貨市場的交易活動,是通過各個國家組成一個統(tǒng)一市場進行的。
因此,當國際形勢緊張時,對國際農產品供給和消費都會產生重大沖擊;但同時,當國際形勢穩(wěn)定時,也會使國內期貨市場平穩(wěn)運行。
通過以上內容了解,相信您已經知道農產品期貨的影響因素。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期貨期權知識內容,請關注芝商所(
CME Group)期貨知識欄目,小編將為你收集更多的期貨期權知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