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4月17日收盤,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,納指和標普連續(xù)第四天下跌,創(chuàng)今年1月以來最長紀錄。
美股在2023年走出了超乎預期的表現,標普500、納斯達克、道瓊斯指數分別上漲24.2%、43.4%和13.7%。市場對2024年美股的表現也給予了很高的預期,然而進入四月以來,美股市場遭遇了一系列復雜因素的交織影響,導致市場持續(xù)處于調整壓力之下。
那么這是否意味著美股的長牛即將終結?美股在2024年是否還能刷新新高嗎?本文將結合多重因素進行分析。
新一輪財報季為美股帶來動蕩還是暖意?
隨著全球銀行業(yè)龍頭摩根大通在上周五發(fā)布喜憂參半的一季報,新一輪美股財報季在動蕩和不確定性中正式拉開帷幕。富國銀行、花旗集團和貝萊德等重量級金融機構也相繼公布了其季度業(yè)績。其中,貝萊德管理資產達到創(chuàng)紀錄的10.5萬億美元,利潤大幅增長;摩根大通以及富國銀行的凈利息收入均不及預期;隨著公司和消費者繼續(xù)增加借貸,花旗集團利潤大幅增長。
本周將有更多重量級企業(yè)發(fā)布財報。財報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公司的估值和市場走勢,因此這一時期的財報表現對于市場情緒有著決定性的影響。如果企業(yè)盈利狀況不佳,將會加劇市場的擔憂情緒,對美股走勢形成壓制。
然而,財報季的影響并非單向的。若企業(yè)盈利超出市場預期,可能會帶來短期的市場反彈。特別是在當前經濟環(huán)境下,一些行業(yè)可能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和增長潛力,這些公司的財報表現有望為市場帶來一絲暖意。
通脹壓力和美債收益率上升夾擊美股
上周三美國公布的3月核心CPI環(huán)比上漲0.4%,超出經濟學家們普遍預期的0.3%;同比增速持穩(wěn)于3.8%,與上月持平,該指標已經連續(xù)三個月超出經濟學普遍預期。與此同時,美國3月零售銷售月率為0.7%,超出市場預期的0.3%,創(chuàng)去年9月以來新高,前值從0.6%上調至0.9%。
這些高于預期的通脹數據公布后,市場降低了美聯(lián)儲降息的可能性押注。通脹的持續(xù)高企使得美聯(lián)儲在降息問題上變得更加謹慎,投資者對于降息的期待逐漸落空。這一變化不僅影響了市場的流動性預期,也加劇了投資者對于未來經濟走勢的擔憂。在通脹壓力持續(xù)存在的情況下,美股市場的走勢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壓制。
在上周一零售銷售數據公布后,美國國債收益率觸及年內新高,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零售銷售數據公布后上升,當日上漲11.9個基點至4.618%,為去年11月14日以來的最高水平;美國2年期國債收益率當日上漲11.1個基點至4.993%。
美債收益率的上升意味著資金成本的增加,對于股市的估值形成了一定的壓制。特別是在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,美債收益率的變動更容易引發(fā)市場的波動。摩根士丹利策略師Michael Wilson就更高利率對股票估值的影響發(fā)出了警告。他預計,隨著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至4.4%以上,股市將對利率表現出更大的敏感性。
地緣政治加劇美股的調整壓力
4月14日凌晨,伊朗史無前例地襲擊以色列后,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,也加劇了市場動蕩。國際關系的緊張不僅可能影響全球貿易和投資,還可能引發(fā)市場的恐慌情緒。在避險情緒升溫的情況下,投資者可能會選擇將資金撤離股市,進一步加劇市場的調整壓力,為美股市場帶來了不確定性。
花旗銀行在一份策略報告中提及地緣政治風險稱:"資金流表明,在不確定性增加之前,多數市場的投資者已經在降低風險。剩余的多頭頭寸已經出現小幅虧損,這種倉位設置可能會放大任何負面的市場反應。”
綜合以上因素來看,美股市場的后市走勢充滿了不確定性。要探討美股是否還能繼續(xù)創(chuàng)新高,這取決于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。盡管存在諸多挑戰(zhàn)和不確定性,美股市場仍然具有一定的韌性和吸引力。作為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之一,美股市場擁有眾多優(yōu)質上市公司和豐富的投資機會。在經濟增長和科技創(chuàng)新的推動下,一些行業(yè)和公司可能會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,為投資者帶來良好的回報。
當然,投資者需要清醒地認識到,市場的走勢并非一帆風順,任何投資決策都需要基于全面的分析和理性的判斷。一方面,財報季的表現和企業(yè)的盈利狀況可能會為市場帶來短期的反彈機會;另一方面,通脹壓力、美債收益率走高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因素也可能對市場形成壓制。因此,在當前的市場環(huán)境下,投資者需要保持謹慎和理性的態(tài)度,關注各項基本面因素的變化,以及市場走勢的實時動態(tài),以做出更為明智的投資決策。